公示公告栏

当前位置: 首页> 团学工作> 公示公告栏> 文章
  • 防“溺”于未然,请查收假期防溺水安全指南!
  •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7-12 15:41:47 点击数:次 字体:【
  • 防“溺”于未然,请查收假期防溺水安全指南!

    这个暑假天气十分炎热

    你是否想去水上乐园或游泳馆消暑一下?

    游泳虽然有益身心健康

    但游泳场所需谨慎选择

    以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

    据悉,溺水成为最被夏季关注的安全事故

    特别是在暑假期间

    因为溺水不到2分钟就可能导致大脑受损或死亡

    造成严重的后果

    所以,一定要收好这份假期防溺水安全指南

    谨防溺水,从你我做起!


        据国家卫健委和公安部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5.7万人死于溺水,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数的56%,平均每天有88个孩子因溺水死亡。溺水是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



    真实案例

    7月9日下午6时左右,南宁市秀厢大道某小区,一名男生在小区游泳池游泳时突然溺水。现场虽然有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进行施救,但男生在送往南宁市中医医院后,还是不幸身亡。

    7月7日下午5时左右,甘肃甘南州合作市城区发生一起7名儿童溺水事故,其中5人经抢救已无生命体征,另一名在医院接受治疗,1名孩子失联,搜救人员仍在现场全力搜救。

    7月4日,江苏泰州几名少年在江边嬉水,2人溺水失联。5日下午4时,2名溺水少年的遗体被打捞上岸,已无生命体征。

    7月3日16时左右,福建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淮安大桥附近,1名17岁少年落水失踪,搜救人员于当晚9时许找到他时,已无生命体征。


    生命如花,逝者安息

    预防溺水,警钟长鸣

    暑假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

    务必加强防范

    如何严防溺水

    这些知识要牢记


    四个“牢记”与六个“不”

    四个“牢记”

    天气再热,不到河塘去降温

    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感受

    水性再好,没有保障别下水

    别人再劝,不用生命去逞能

    六个“不”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私自到江河、湖泊、水库、堰塘和水井边游玩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擅自下水施救


    判断有人溺水的方法

    溺水者不会呼救,他们必须先能呼吸才能说话。人溺水时嘴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间没有时间呼气吸气和呼救。

    溺水者也无法挥手求救。他们会本能地将双臂伸到两侧,向下压,好让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则可能将手臂前伸。总之,他们无法划水朝救援者移动,或把手伸向救援设备。

    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没有踢腿动作,他们只能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头后仰,嘴巴张开。小孩的头可能前倾。

    有时,溺水最重要的迹象就是看起来不像溺水。他们看起来可能像抬头在看天或岸边,这时你要问:“你还好吗?”如果他们能回答,大概就没事。如果眼神涣散,则需立即施以援手。

    小孩在戏水时会发出很多声音。当发现孩子安静无声时,就该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有人溺水,如何正确施救?

    √大声呼救找援手

        及时向周围的大人求助,并拨打110报警。

    √就地取材施援手

        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抛向落水者,让其攀扶或将其拖至岸边。拖拽救援时需伏地降低重心,以免被拉人水中。

    √清理口鼻通气道

        救溺水者上岸后,迅速清理其口鼻中的污泥等,仰头抬颌开通气道,并拨120。

    √人工呼吸待救援

        若溺水者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停止,应迅速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自己不慎落入水中,学会自救!

    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溺水急救,避开这些误区!

    ×手拉手“人链”施救

        手拉手结成“人链”施救非常危险!若出现体力不支、脚下打滑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连环溺水事故。

    ד倒背控水”施救

        “倒背控水”不仅会耽误黄金抢救时间,还会导致溺水者胃内容物排出,增加误吸入肺部的风险。

    ×直接下水施救 

        若未受过专业训练或未取得救生证,不要轻易下水救人!陌生水域水况复杂,直接下水施救难度大,极易发生危险。



    生命只有一次

    溺水只差一念

    珍爱生命,严防溺水

    让我们携起手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

    让安全永驻心中,让生命绚烂如花 

    共同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