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中国大地上,青春的热烈,汇入强国建设的实干潮流,青春的汗水,汇入民族复兴的奋斗大潮。实现强国伟业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身为大学生,我们应有不服输的斗志,明确目标,绽放青春光彩,不负时代。通信与电子学院2020级电子信息工程(职师)2班的邹敏,锻造信念,在奋斗的路上矢志前行,不负青春时光。

通信与电子学院2020级电子信息工程(职师)2班邹敏
☆ 明确目标 厚积薄发 ☆邹敏自入学便开始努力学习,大一下学期就已加入实验室竞赛队伍,积极备赛。在备赛的过程中,他钻研书籍资料,逐字逐句,灵感初现笔下,技巧化于手中。去年暑假他参加了智能汽车竞赛,据了解,邹敏参加的四轮摄像头组是充满速度与激情的竞速组,是最能体现智能汽车竞赛魅力和初心的组别。从车模选择到最后竞速,四轮摄像头小车制作与训练的过程毫无疑问是枯燥乏味的。起初,邹敏并没有真正懂得训练的意义,只是日复一日地调车、跑车,在看似平常的两点一线的训练日子中拿下了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华东赛区四轮摄像头组二等奖。“直到宣布比赛获胜的那一刻,我才尝到枯燥中夹杂的甜。”虽品过花的芳香,但邹敏没有懈怠,足履实地,步步有力。他先后获得江西省大学生电子综合设计大赛一等奖(教育厅)、“圆梦杯”全国大学生智能硬件设计大赛中部赛区二等奖、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智能机器人(超级弯道竞速对抗赛)赛项二等奖(教育厅)等奖项。诚然,前进之路途,荆棘伴泥土,步履却坚定平稳,施施而行,直指峰顶。
☆ 尝试科研 实践悟学☆
步入大学,很多知识都生涩难懂,让人一筹莫展。被问及如何将专业知识运用科技创新中,邹敏认为:与其说专业应用于实践,不如说在实践中寻找专业知识。他谈及在参加学科竞赛的过程中,往往不是学了理论再去做对应的事,而是根据任务要求,去找对应知识进行学习,然后做出相应的效果。专业用于实践,实践推动学习,简单讲,就是一个不断重复查找-学习-实践的过程。正是累积了无数个三步走的过程,才使邹敏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取得了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电子专题设计赛项三等奖的佳绩并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智慧发光斑马线编程管理软件)。此外,其发表的论文(基于 stm32 的智能导盲杖的设计)也被核心期刊《电子技术》杂志收录。邹敏以实践为尺,知行合一,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 志愿于心 服务于行 ☆
在大赛中,邹敏是耀眼的红,所向披靡;在生活中,亦是奉献的志愿者红,热情温暖。迎新时,他一刻未停,手提行李,引导同学前往报名地点。疫情期间,他穿上防护服,帮忙发物资、进行核酸检测等。邹敏强调志愿服务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帮助他人中找到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看到别人因得到帮助而变得轻松开心,纵使一身臭汗也无妨。“予人玫瑰,手有余香”,邹敏在志愿服务中认真负责,屡次被评为“优秀志愿者”“抗疫志愿服务积极分子”。志愿服务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身为中国青年,邹敏用实际行动彰显责任意识、使命担当,在人生画卷上留下了一抹亮丽的中国红。
☆ 不负青春 逐梦时代☆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该学年邹敏获得我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且校级创新项目(智慧发光斑马线)成功结题。但这只是邹敏专业学习道路上的一个台阶,他计划继续在专业方面深造,望在不远的将来为祖国尽绵薄之力。同时,他寄语学弟学妹们:从国家的角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正好对口国家卡脖子技术短板,只有该专业的每一位学子都努力学习,才能慢慢补齐这个短板。从个人角度,专业学习很难,只有学会从内心去接受它,去习惯它,甚至喜欢上它,学习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凡事需持之以恒,认真学,努力学,坚持学,相信总会有成功的一天。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吾辈之青年当做奋进者、无畏者、坚守者,为国家复兴奉献青春力量。“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邹敏事迹启示我们青年大学生应承担使命,乐于奉献,善于开拓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恰是一生好年华,正在发奋学习时,青年需珍惜校园好时光,把勤奋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和态度,学好自身专业知识,投身科技强国建设,铸就新的历史伟业。